門墩是固定建筑大門兩扇門板下軸的石墩或木墩,位于大門門框側下,一般為石料所造。最初是長方體形狀,像古時候的枕頭,又叫門枕石或者門檻石。門墩原本是一個在古建筑中因建筑本身的結構功能需要產生的構件。把一個門墩固定在地面上,一端放在大門門檻的里側,另一端對放在門檻的外側,在正中部分和門檻交叉處開一道凹槽來放置門檻。為了承受門板的重量,露在大門外的部分基本上都大于們里面的部分,這樣節能承托門扇并使門扇可以自如轉動,還能更好的保持門板轉動的穩定。

漢白玉獅子門墩
說到門墩,就不能忽略對門的思考,門在傳統生活中是最具普遍性最有社會作用的存在。從門誕生的那一刻起就被廣泛的運用社會、政治、文化生活中。門的眼神作用遠遠超出了它在建筑構件中的實際作用。在它的封閉性和開放性的作用下,門在社會的許多生命形式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當建筑院門敞開時,門就鏈接了內部建筑空間和外部的街道使其成為了一個良好的過渡場所,可當建筑院門關閉時,就起到了相應的約束和界限的作用。這時,門在建筑構件中的物質形態和藝術審美范疇中的作用不會改變,但是它的外延作用就會大大降低。也就是這時,門墩就顯得格外重要 ,它不僅僅是迎來送往的必經之地,還擔負氣了過渡與延伸的作用,有效的加強了建筑大門入口部分空間。門墩與門不僅在物質范疇是緊密相關的,在空間關系上也是相輔相成的,大門敞開時,門墩在空間關系上的功能就相對弱化一些,而大門關閉時,門墩在空間上就體現出另一種外延作用,而這種外延作用剛好巧妙的使建筑和建筑外部空間產生了一種特殊而親密的關系,成功的成為了聯系整個建筑和建筑外部空間的中介。
